火狐体育电竞官方app下载安装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火狐体育电竞官方app下载安装

联  系 人: 宋女士

联系电话:18012671868

网址:www.jqzl88.com

联系地址:苏州市浮桥镇新港中路2号国际塑化城7/7/3



火狐体育电竞官方app下载安装

纺织之光丨薛惊理:从宁波走向世界的纺织传奇

来源:火狐体育电竞官方app下载安装    发布时间:2025-05-05 09:15:10

  为了继承和发扬钱之光部长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开拓新中国纺织实业的艰苦创业精神,推动科教兴纺,“钱之光科技教育基金”1996年设立,自1997年起开展行业教育奖励公益项目。2008年5月,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纺织之光基金会)在民政部登记注册成立,同年,开始资助自1978年设立的“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奖(原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奖)奖金和奖励工作经费。开启了“纺织之光”光耀纺织的公益新征程。

  截至2023年末,15年来,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用于行业公益支出超2亿元,奖励了诸多在纺织行业科学技术创新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资助了一批对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促进优秀科技成果在行业中进一步推广。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十几年来扎根行业,成为纺织行业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公益组织。

  为体现纺织之光基金会支持行业科技奖励工作15年来,在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中的重要贡献、价值,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与《中国纺织》杂志共同开设《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支持纺织行业科技奖励工作15周年专题报道》栏目,邀请“纺织之光”中国纺联科技奖获奖单位负责人、项目主要完成人、项目负责人(及桑麻学者)进行采访,通过受采访人的讲述,展现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在促进纺织科学技术进步和人才教育培训领域所起到的鼓励和推动作用。

  愿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初心如磐,砥砺前行,继续汇聚智慧与力量,让纺织之光愈发璀璨,引领行业在科技与教育的康庄大道上迈向新的辉煌!

  在宁波这座耗资1亿美元的“黑灯工厂”中,激光在羊绒面料上雕刻出0.01毫米精度的敦煌纹样——莫高窟第257窟的鹿王本生图,这就是宁波康赛妮集团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董事长薛惊理拿起一卷藏青色面料,光照下隐约浮现的菱格纹,记录着中国制造的进阶史。六年前,这类羊绒原料国际报价尚停留在保本区间,如今这款融合数字敦煌元素的产品,已实现价格数量级跃升。第三条智能产线投产后,这里每年将产出200万米高端面料。

  三年前,薛惊理作为高端羊绒纱线制造智能工厂关键技术研发完成人之一,获得2021年“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奖进步一等奖。在他的带领下,康赛妮集团正在改写全球奢侈品面料的定价规则。

  2000年,年仅26岁的薛惊理结束了在香港的工作,回到宁波,怀揣着豪情壮志踏上了自主创业的征程。彼时,纺织行业因国有企业改革,出现陷入减产压锭、下岗分流的困境,就此纺织行业被贴上了“夕阳产业”的标签。但薛惊理却独具慧眼,毅然选择投身其中,而让他做下这个决定的理由:一是在香港期间,接触到不少宁波帮人士,发现众多著名港商在纺织行业斩获了骄人的业绩;二是他秉持着简单而深刻的思考,认为人可以不用手机、电脑,但衣物是生活必需,纺织业的存在不可或缺。薛惊理坚信: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专注方得始终。

  薛惊理决心不走寻常路,立志把传统毛纺业做出新意,秉承着“为行业创新,做行业引领,给行业信心”的使命,向“打造世界中国奢侈品品牌”的愿景奋进。他洞察到香港奢侈品市场的兴旺和高的附加价值,但是当时并没有条件去生产奢侈品,转念一想便决定先从生产奢侈品原料入手,生产高档纱线,主攻高端市场,坚持做精品、创名牌。

  2003年3月非典疫情逐渐在全国扩散,企业销售遭受重创,外商纷纷退单,薛惊理面临着货物无法卖出,但是运转资金仍然在投入的两难境地。薛惊理冷静果敢,卖出部分股份渡过难关。随着暴风雨般的疫情逐渐平息,市场回暖,许多外商开始纷纷下单,有些甚至相比之前增加了不少订单,在这场风波当中康赛妮竟然还在过程中盈利8000万元,同时薛惊理也积累了宝贵的危机应对经验。

  2008年的美国经济危机席卷全球,薛惊理逆风而行,以非凡的魄力和长远的眼光,开始大量收购,并抄底收购了一家纺织和一家染色企业,就此康赛妮成功打造了一条完整产业链。不久后,国家出台四万亿资本预算,经济复苏,康赛妮在此次危机当中反而收获颇丰。薛惊理事后总结道:“第一次渡过难关同时反赚一笔,最多只能可以称为应对得当,过程中带有很大被动性,而这次的风险当中却有自身把握机会主动出击的因素在其中,两次不同的风险,不但令我终生难忘,同时也为我以后的各个决策带来了借鉴。”

  康赛妮坚持“绿色、智能、可持续、和合发展、天人合一”的价值观,专注于生产与消费者肌肤亲密接触的羊绒毛纱,无论是行业和客户的严格环保要求,还是自身的职业道德,都促使薛惊理从创业之初就对产品质量和环保问题格外的重视,一刻也未曾松懈。

  为从源头把控质量,康赛妮优先选用圈舍饲养绒山羊的羊绒,并严格去脂去油,确保原料绿色无污染。在面对供应商低价但是并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原料,薛惊理坚决退回,他深知产品质量和环保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产品不符合环保要求,久而久之就会被客户、被市场所摒弃,如果到了这一步,要厂房、要设备又有什么用处?”薛惊理说道。

  不懈的努力让康赛妮收获颇丰,产品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通过第三方认证,获得GRS(全球回收标准认证)、RWS(责任羊毛标准)、GCS(良好羊绒标准)、GOTS(全球有机纺织品标准)等多项国际认证。2018年,更是一举拿下国家工信部颁发的“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绿色工厂”以及10项羊绒针织制品被认定为“绿色设计产品”三项国家级绿色制造殊荣,成为全国第一家获此荣誉的企业。“同时获得三项国家级绿色制造的殊荣,这可是全国第一家哦!”薛惊理自豪地说道。

  现如今的康赛妮工厂占地面积超20万平方米,一幢六层的智能工厂就有将近8万平方米的面积,新启用的智能纺纱车间占六层智能工厂一楼和二楼,面积达27000多平方米。这里宛如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一进车间,不见工人,只有运料车和AGV无人小车忙碌穿梭。原料从抓取到送上流水线,再到和毛、梳毛、细纱、后道、包装、装箱,直至成品入库、发货,全程智能化完成,有条不紊,精准无误,这就是高度智慧型的“黑灯工厂”。这间“黑灯工厂”入选为“中国纺织行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薛惊理说道:“打造“黑灯工厂”的意义不仅在于减少相关成本、提高效率,更在于保证产品质量。”人工操作难免存在偏差,而自动接头能做到完全一致,达到标准化要求。同时相比其人工检验来说,智能化的全面检验杜绝了任何瑕疵。

  2021年6月5日,总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总投资超12亿元的康赛妮未来工厂正式运营,作为浙江省“未来工厂”的代表,具备精准工厂布局、全智能系统集成、最佳商业流程和高度自动化四大特征。一层和二层是主要生产加工区,全程自动化操作制成纱线,并完成络筒、并线、倍捻等工序,以及成品筒纱的称重、贴标、包装、集合成箱并打包入库等操作。客户订单在中控中心下单后,智能系统自动完成全流程操作和质量控制。

  每年一月份和六月份举办的Pitti Filati展是世界最专业的纱线展会,只有收到欧洲奢侈品联盟邀请的企业才能参展。薛惊理打破常规,带着助手在古堡附近酒店安营扎寨,将自身带去的羊绒纱线样品摆在酒店大堂,在路上拦截外国客商向他们展示色卡和产品目录,邀请他们进酒店参观产品。这种方式薛惊理一坚持就是12年,一年两次,往返佛罗伦萨24次。“12年,24次,有几个人能这样坚持?对康赛妮的成功我心服口服。”在康赛妮集团接到邀请去参展时,一位同行由衷地说道。

  终于,2019年1月23日 - 25日,康赛妮受邀参加Pitti Filati展,成为亚洲企业首次参展的代表,这是亚洲毛纺行业的重要里程碑。国际奢侈品联盟记者正常采访时激动表示:“你们的进入就是最大的亮点!”12年的坚韧不拔、不屈不挠,薛惊理和他的团队终于能堂堂正正的以参展商的身份,与国际顶尖品牌站在一起,从此之后,康赛妮开始了新的进程。

  连续两届上海进博会,康赛妮都在奢侈品馆亮相,展位与LVMH(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开云集团、历峰集团等顶级奢侈品公司相邻。2024年进博会,康赛妮拿下与LVMH面积相当的特装展位,彰显其在国际时尚界的强大影响力。

  目前,康赛妮是中国高档羊绒纱线出口量最大的企业,被国家工信部连续三次授予国家行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每年康赛妮供应给市场的高档专业用纱线%以上份额,全世界四分之一奢侈品羊绒衫都采用康赛妮的原料。

  康赛妮在薛惊理的带领下深度挖掘“江南织造府”百年文化遗产,将民间传统文化技艺与现代工业技术结合,推出全新面料系列,从一根纱线延伸到一块布,同时也正在积极拓展除针织外的梭织面料。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中国健儿穿戴的“三件套”采用了康赛妮羊绒纱线年进博会,康赛妮成为所有礼宾礼品和伴手礼的唯一供应商,并全球首发获奖新产品——“抗菌抗病毒高级羊绒纱线”,逐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薛惊理骄傲地表示: “当负责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服装设计的北京服装学院找到我们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是对康赛妮深耕毛纺行业二十余年的一种肯定。 ”

  为适应智能化发展,康赛妮格外的重视人才教育培训和高层次人才引进。与众多大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一同搭建全周期智能质量在线系统并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智能工厂的研发、生产、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持。

  对于三年前获得“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奖进步一等奖,薛惊理表示,“纺织之光”以科技奖励为灯塔,照亮了科研人员探索的道路,激励无数创新成果破茧而出,“纺织之光”以教育支持为甘霖,滋养纺织学子的梦想,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行业栋梁,见证了行业的蜕变与成长,也推动着行业的进步与繁荣。薛惊理认为,十几年来,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始终是纺织行业创新发展的坚实后盾。

  展望未来,薛惊理表示,将充分的发挥未来工厂的更大效能,加快建设以色彩设计、数字智造、绿色回收、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智慧纺织工业集成系统,对标世界一流,打造现代化高端纺织产业链,努力实现从“一根纱线到一件成衣”的华丽蜕变,持续书写中国纺织业的辉煌篇章,在世界时尚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是在1996年设立的“钱之光科技教育基金”的基础上,由一批拥有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愿为中国纺织行业科教进步作贡献的优秀纺织企业和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赠资金成立的。2008年5月在民政部登记注册成为全国纺织行业性基金会,注册投资的金额2000万元。

  截至2024年底,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已支持纺织科技奖1804项、优秀教师和学生4912名、优秀教学成果3120项、针织科学技术创新贡献成果145项、应用基础研究103项、科技成果推广355项、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397名、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43家、个人16人。

  自1997年至今,科技教育公益活动支出超2亿元,对促进纺织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